为什么广州叫Canton,北京叫Peking,清华叫Tsinghua,长江(扬子江)叫Yangtz River,孙中山(孙逸仙)叫Sun Yat-sen,蒋介石叫Chiang Kai-shek?
请看清华的校徽,其英文名不是Qinghua。
因为广州是最早的对外通商的城市,所以其发音以广东话为被老外所音译,所以成了那个样子。
由此还闹了不少笑话,比如某个主要学俄语的教授,在翻译英语里的Chiang Kaishek的时候,翻译成了常凯申。
清政府在1909年才将北平官话定位国语,但是推行不利。直到解放后1955年,普通话才被真正有效的向全国推广。
所以,对于老外们来说,先有Canton,再有Guangzhou。所以这些名字被沿袭的用下来,并不奇怪。
在清代,广州被欧洲人称作“Canton”。那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1842年以前,清朝实行一口通商政策。
广州是仅有的一处对欧洲人开放的通商口岸,无数的外国商人来此贸易。最早来自广州贸易的人并不是英国人或法国人,而是十六世纪的葡萄牙人。
因此,Canton来自于葡萄牙语的Cantão,这是当年葡萄牙人对“广州”的音译。
随着英国人取得全球文化的霸权,Cantão也进入到英语,演变为Canton。这就是广州被称为Canton的原因。
根据美国传教士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的在1889年出版的《广东指南》一书的记载,当时外国人对广州的认识是:
由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所写,于1889年出版的英文广州旅游指南《Canton Guide》,涉及了当时外国人对“广州”、“广东”、“广州府”的表达:
“The City of Canton……is the Capital of Kwong-tung Province……. It is the residence of the Viceroy of the two Kwong Provinces, and of high military and civil officials of the Province.”
翻译为:广州这座城市……是广东省的省会……它是两广总督的驻所,还有许多本省的高级文武官员。
这就是广州在20世纪以前的历史。
100多年前的广州确实被英国人称为“Canton”。而这样的命名实际上是由欧洲人通过音译的方式翻译过去的名字。当时的清政府根本没有在意过这些名称翻译的事情,更没有按照自己的喜好主动地将全国各地的城市或者是名词翻译成英文或者法文、葡萄牙文等。
其实当时中国给西方各国的命名也是通过音译的方式。比如说我们常提到的英吉利、法兰西、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等,而这种音译的方式并非是完全符合本国发音习惯,而是采用谐音或者其他国家音译后再次音译。这样就避免不了一些发音与实际发音不符或者偏差较大。
而且当时的广州作为满清政府设置的唯一对外通商口岸,因此汇聚了大量的欧洲商人和世界各国贸易往来人员。而当时的广州也成为了全球第四大贸易港口城市。西方国家为了更好的进行交流和贸易往来因此将广州进行了音译。而当时全国并没有统一的官方语言,广东人讲的粤语中对于广州的称呼便成了西方国家翻译时的主要依据。
而且我们知道当时中国汉语还没有发明拼音这个东西,因此无法将汉字直接与西方拉丁字母之间建立联系,因此当时的西方国家便创造了一套他们认为可以准确表达汉字发音的翻译体系。也就是威妥玛拼音!
因此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以及在今天的国际社会上,我们经常听到北京被叫做:peking,青岛被叫成:Tsingtao,南京被称为:Nanking,苏州被称为:Soochow,而广州则被称为Canton!
时至今日,我国的许多城市在国际上的通用名字依然采用的是旧译法。包括一些著名的高校使用的英文名称也依然保留了旧译法的称呼,这是为了能够在国际上不产生混淆。毕竟这些高校都已经是百余年的名校。很难突然间变更自己在国际上通用的校名。比如说北京大学英文校名为Peking University,清华大学英文校名为Tsinghua University。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