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是需要方法的,项目化养育是符合孩子天性的教养方法。抓住机会,给孩子有意识的针对性的引导才能更好地让孩子成长。同样,思维导图的学习也不能强行灌输,而应该选中时机给孩子恰当的引导。下面侧重以自己引导孩子的切身实例来分享下,我是怎么通过项目化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了解思维导图的。(篇幅有点长,但相信对我们引导孩子非常有参考价值。)
借着夏令营的讨论开始画图
2014年,闺女参加了一个夏令营活动。结束后,我希望她对夏令营做个回顾和总结,但闺女面对丰富的夏令营活动不知道如何入手,跟我说:“妈妈,我觉得夏令营没啥可写的。”我想想也是,让她这么笼统地去写,确实是没有多少头绪的。于是我就想,何不借此机会把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推荐给她呢?一是可以让她正式认识这个生活学习都可以用到的工具,二是借此可以让她对夏令营活动有个很形象的回顾和总结。一举两得啊。
于是,我跟闺女说:“来,咱们一起回顾一下夏令营,妈妈会教给你一个梳理的好方法。”
说完,我随手翻开我的记事本,在页面的正中央写了“夏令营”三个字并圈起来。我问闺女:“对于这次夏令营,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痛苦!”呃……闺女一下子抛出这么一个词来,让我很是吃惊,我问:“痛苦?举个例子,哪些事情让你痛苦?”“睡觉,我还是想妈妈,还是忍不住要哭。”“嗯,还有其他例子吗?”“天气很热,很累,而且我最后一天还受伤了。”“好的,我们把她记下来。”我从“夏令营”向上拉出一条线,写上“痛苦”,然后从“痛苦”分出四条射线,分别写上“很热”“累”“受伤”“睡觉”。我继续问:“从夏令营还能想到什么?”闺女说:“老师很严格。”“哦,老师很严格,是说对你们活动的要求很严格吗?”“嗯。”“好,那老师有哪些好的值得称赞的方面呢?”我希望闺女尽量多地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闺女开始想好的方面:“老师会安慰我。”“嗯,老师在你想家哭的时候很会安慰你。”“是的,小鹿老师给我讲道理,还给我一起看你的微博。”“哦,挺好啊。老师还有哪些方面不错呢?”“让我们团结一心,教给我们要礼让,让我们学到知识,分辨对错。”一口气说了很多,“不错嘛,来我们把老师的这些方面都写上。”我从“夏令营”又拉出一条线来,写上“老师”,然后再拉出几条线,分别写上“严格”“安慰”“让我们团结一心”“教给我们礼让”“分辨对错”“学到知识”等。说完“老师”,我们又想到了“伙伴”“活动”,回忆了这两个方面后,闺女说:“没了。”我想鼓励她考虑的更全面一些:“再想想,比如衣食住行等等,还有哪些方面没有想到呢?”“房间好,床也好,有些菜好吃,有些菜不好吃。”“好,我们可以分为‘饮食’和‘住宿’。”于是我们又拉出来两条线。现在从“夏令营”已经回忆了很多事情,整个草图看起来很丰富了。但是我想让闺女更多地从正面去考虑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我主动提出了一个方面:“我觉得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就是这次夏令营的收获。我们一起想象夏令营让你获得了些什么?”闺女想了好一阵,说:“勇敢,比如,我哭得越来越少。”“嗯,不错,这是个很大的收获,你第一天哭得时间比较长,后来就慢慢少了,而且听老师说最后一天的时候已经不哭了。”闺女挺这么一说有点自得,然后说:“还有身体。”“身体?”“对,我跑得更快了,速度很快。”“哦,不错,让你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学会了四首歌。”“好,我都记下来。还有呢?”“还有获得友谊,更多美食,还有想象力。”“想象力?”“是啊,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想各种办法。”“是啊,真不错,看来你的收获还是挺多的。好,我们都写下来。”我们才纸上画了慢慢一页草图。看起来有点乱哈!
有目的地探索思维导图
看着这张有点凌乱的图,我跟闺女说:“我们一起做出来的这个就是思维导图。通过这样回顾和分析,我们可以对夏令营有个清晰的认识了。”“可是,这有什么用呢?”回顾的整个过程虽然比较顺利,闺女也比较配合,但她对于让自己回顾夏令营这件事一开始就不是很乐意。我说:“这个思维导图很有用呢。我们生活学习中到处都可以用到。通过思维导图你可以很清楚的回忆起你夏令营的各个方面啊,很形象的。”“那我想一想就行了啊!”“你光想一想的话,能看的这么全面吗?不画出来的话,你的印象也没这么清晰啊。”我看闺女若有所思,赶紧趁热打铁,希望能通过一些有趣的思维导图来激发她的兴趣:“其实,思维导图有很多种形式呢。很好玩呢。我给你看看其他一些思维导图。”说完,我从网上百度了思维导图的图片给她看,有树状的,有人物的,有大脑形状的,等等。内容也涉及多个方面,有关于学习的,有关于活动的,也有关于人物分析的,有些是很正规的,有些是孩子娱乐做出来的。当看到一些很好玩的思维导图后,闺女的兴趣越来越大,主动要求我返回去再看看。比如西游记:
通过从网上看各种思维导图,让闺女觉得其实思维导图还是挺有意思的,而且对于思维导图的认识也更形象了,不仅仅是我那样随手画出来的简单图,而是有很多创意设计在里头的。
思维导图的梳理和巩固
借着闺女的兴趣高涨,我让闺女把我们刚才一起做的思维导图重新设计一下。我说:“妈妈刚才做的这个关于夏令营的思维导图看着不是很美观,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自己设计一下。”“那我需要把这么多都写出来吗?”(一听到任务就有点犯难了。)“不用啊,你把你觉得重要的方面设计出来就行啊。妈妈这个作为参考。你如果能想出其他的方面也好啊。”“好,我想到了,我可以用我的魔法尺吗?”(她说的魔法尺就是这个尺子上有很多的图案,可以沿着这些图案画出各种形状来。)“可以啊,那样更有意思。”我鼓励着。当孩子进入状态的时候,其实还是很投入的。好长时间后,闺女自己设计的思维导图成型了。也许是因为前面对于孩子的正面引导的缘故,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她重新设计的图中,痛苦的比例很小,也放在了下面。
思维导图的推广运用
通过夏令营思维导图的重新设计,闺女对思维导图的印象很深了。但是真正要掌握,需要更多地拓宽思路,思维导图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能用到,而且应该是很有趣的。
于是,我突发奇想跟闺女提了一个建议:给爸爸画个思维导图。这次呢,我们是作为一个游戏来玩的,我和闺女都要参与,她要画出她心中的爸爸的思维导图,我呢,画出我心中的老公的思维导图。这下闺女兴致很高,还没开始就跟我说:“我有个想法,我要用线来表示,这边好,这边不好,好的多线就长……”巴拉巴拉跟我解释了半天,问我:“这样设计行不行?”我一开始听得云里雾里,我的思维一直停留在常规的思维导图设计上,没搞明白闺女说的是啥意思,“我还是没搞明白你说的,你先画下来,妈妈看看就清楚了。”我们俩各自开始设计。闺女很快就设计完了,我一看还挺有创意:“嗯,不错,很有创意啊。你等会啊,我还没设计完呢。”突然觉得这个游戏很有意思,我也可以趁机对自己的老公有个全面思考和认识。于是我边画边乐,闺女看了我的思维导图中关于爸爸糗事的描述后,大笑起来。
原来思维导图还可以这么玩。后来我们在讨论学校布置的作业(创编一个有关“公正”的童谣)时,也通过思维导图来开发我们的思路,想一些跟“公正”相关的方面。对于将要计划去海边玩的准备工作,也通过思维导图来呈现,闺女把自己要带的装备想得很全面。
来个复盘吧!
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思维导图呢?复盘经验如下:
1. 不用恐惧专业术语。之前一直在考虑是否需要让孩子接触一些看似专业的知识,比如之前困惑的“调查”之类。通过很多书籍和文章都可以看到国外孩子很早就开始写调研报告,在我们过去来看似乎调研报告是非常专业的,但对于孩子来说真正要掌握的不是如何把调研报告做到尽善尽美,不是呈现出如何的权威,而是让孩子在做调研报过的过程中掌握我们学习的一些基本技能,比如搜集资料,比如尊重原创,比如对比分析、有自己的思考等。这次跟闺女学习的思维导图以及之前关于时间管理的项目,都可以看出,其实孩子对于一些看似专业的事务接受起来并不难,把这些看似专业的东西充分结合日常生活来了解,就会很轻松。而这些方法和工具的运用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更多的收获。
2. 项目游戏化,尽量多人参与。一说到项目,很容易就把这个事情看得很正式,很严肃。自然,家长和孩子就会觉得这是个任务,会产生压力。有了压力就容易被抵触。要把项目泛化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要弱化任务的感觉,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游戏化思维还是很必要的。比如这个项目中,当我提及设计爸爸的思维导图时,孩子的兴趣是很大的,而且我的主动参与让孩子感到这更是个有趣的游戏,而不是任务。
3. 要注意延续性和连贯性。对于类似于时间管理和思维导图这类工具性项目,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和有意识地去运用的,要作为以后工作、生活、学习的一种必备技能。而对于其他一些活动类的项目,我们也可以在原来项目的基础上,根据孩子能力的成长而增加难度,继续同类项目的开展。比如国外的很多知识孩子接触得都很早,而且每个年级都会不断地重复接触,但是随着孩子的能力的提升,同类知识的难度和对孩子的能力的要求是不断地由浅入深的。
为了以后教孩子思维导图,于是我自己先学习了思维导图课程,并顺利毕业。下面是我的一幅思维导图
常见的思维图有这八种:Circle Map 圆圈图、Tree Map 树状图、Bubble Map 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 双重气泡图、Flow Map 流程图、Multi-flow Map 多重流程图、Brace Map 括号图,和 Bridge Map 桥型图。
大家看这张图就一目了然啦!
下面介绍一下其中几个
1、圆圈图,定义一件事
Circle map 主要用于把一个主题展开来,联想或描述细节。它有两个圆圈,里面的小圈圈是主题,而外面的大圈圈里放的是和这个主题有关的细节或特征。
下面是一个孩子做的天气圆圈图练习。主题是天气,可以联想到下雪、刮风、下雨、阴天等等。
大家来猜猜我画得是什么?
还可以用圆圈图帮孩子理解数学概念,虽然是一个简简单单的10以下数字,也可以让孩子展开很多思考和联想呢!
绘本《大卫不可以》可以这样来读
2、泡泡图用来描述一个事物的属性,由很多泡泡组成,中间的泡泡填写要描述的事物主题,外边的泡泡与中间直线相连接,通过描绘主题的深度与多样性帮助孩子学习知识。
还是天气
3、双重泡泡图用来做分析比较和对照,是泡泡图的升级版,比泡泡图多了一个主题泡泡,可以帮助孩子对两个事物做比较,共同点、差别性一目了然。
苹果与南瓜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4、树状图用来做分类和归纳,由一个个级别组成,像一颗树的伸展,主题是树根,树杈和枝叶代表着主题的具体内容描述。
按照形状分类归纳图形
我有个专题文章讲其他四种也讲了,欢迎关注查看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1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