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闭儿童

家长们说的孩子自闭,很多时候指的是孩子比较内向,不喜欢说话,不喜欢与人交流,喜欢独自玩耍,不喜欢群体生活。这与医学或者心理学上讲的“自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家长千万不要搞混淆了,否则,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如果孩子只是比较内向,这只是孩子的一个性格特征,不是什么毛病或问题,家长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去矫治。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比较外向,有的比较内向。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不管孩子是内向还是外向,大人都要接受孩子,不要强迫孩子改变。

许多人认为,外向的人在社会上吃得开,容易成功,也更有幸福感。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外向的人从事需要更多交流、互动的工作,比较容易吃得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但是,如果让外向的人从事需要高度专注力或者比较枯躁乏味的工作,他们就会差很多。但这样的工作,内向的人却可以完成得很好。至于幸福感,外向的人可以很幸福。但内向的人,虽然他们没有太多的社交互动,也可以很幸福,甚至比外向的人更加幸福,只不过两种人幸福感的来源不同罢了。

如果孩子真的表现出自闭症的倾向,家长要做的就是尽早带孩子去看医生,以免耽误了早发现、早干预的最好时机。自闭症的诊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需要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做出审慎的判断。目前主要采用的诊断标准是2013年5月美国精神疾病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发布的DSM最新版本DSM-5。DSM-5规定,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需满足以下A至E的五个标准,其中A和B阐明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

A. 在多种环境中持续性地显示出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所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并非穷举):

2. 社会交往中非言语的交流行为的缺陷,包括,例如,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之间缺乏协调,到眼神交流和身体语言的异常、理解和使用手势的缺陷,再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交流。

3. 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的缺陷,包括,例如,难以根据不同的社交场合调整行为,到难以一起玩假想性游戏、难以交朋友,再到对同龄人没有兴趣。


B. 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包括在现在或过去有以下表现的至少两项(所举的例子只是示范,并非穷举):

1. 动作、对物体的使用、或说话有刻板或重复的行为(比如:刻板的简单动作,排列玩具或是翻东西,仿说,异常的用词等)

2. 坚持同样的模式、僵化地遵守同样的做事顺序、或者语言或非语言行为有仪式化的模式(比如:很小的改变就造成极度难受、难以从做一件事过渡到做另一件事、僵化的思维方式、仪式化的打招呼方式、需要每天走同一条路或吃同样的食物)

3. 非常局限的、执着的兴趣,且其强度或专注对象异乎寻常(比如,对不寻常的物品的强烈的依恋或专注、过分局限的或固执的兴趣)

4. 对感官刺激反应过度或反应过低、或对环境中的某些感官刺激有不寻常的兴趣(比如:对疼痛或温度不敏感、排斥某些特定的声音或质地、过度地嗅或触摸物体、对光亮或运动有视觉上的痴迷)

C. 这些症状一定是在发育早期就有显示(但是可能直到其社交需求超过了其有限的能力时才完全显示,也可能被后期学习到的技巧所掩盖)。

D. 这些症状带来了在社交、职业、或目前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临床上显著的障碍。

E. 这些症状不能用智力发育缺陷或整体发育迟缓(globe developmental delay)更好地解释。智力缺陷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疾病常常并发,只有当其社会交流水平低于其整体发育水平时,才同时给出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和智力缺陷两个诊断。

一旦确定孩子患有自闭症,家长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孩子进行干预训练。自闭症无法根除,但在经过训练和教育后,相当一部分人可以自食其力。至少,这应该成为自闭症患者干预的终极目标。

好友的儿子是自闭症,她辞掉了国内大学的教职,移民圣地亚哥,选了一个特殊教育比较好的学区,定居下来。孩子现在上高中,正在积极地做康复训练。

她希望有一天孩子能自立,从事简单的工作。即使孩子不能自立,转为美国公民后,美国政府有专门的机构会终身照顾孩子。

因为她,我了解了更多关于自闭症的知识,耳闻目睹了这个伟大的妈妈和儿子相处的画面,常常令我动容,让我心疼。

我问她时,她先匆匆回复了几句:因人而异。但是有几点很重要,尊重孩子,多陪伴,即使没有互动,在孩子身边本身就是友好的陪伴,当然要有耐心。

自闭症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对此儿适用的也许对彼儿不适用,因此也应该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开始时,我们以为自闭症孩子没有感情,没反应。但是通过相处才发现,其它朋友的儿子非常天真、敏感、可爱,他非常用心地和我们相处。慢慢熟悉了以后,他在我们面前开始放松了下来,有了一些互动,比如他开始吃我给他剥的水果了。

要和自闭症儿童相处,就要读懂其行为背后的语言。只有读懂了其行为,才可能更好的相处。

自闭症儿童常常利用肢体行动来表达情绪,所以与这之相处,先要了解其动作语言是什么,这就需要极大的细心和耐心,探究他所要表达的意思。

很多次,我看不懂好友的儿子的行为,比如来我家做客时,只见他低头不语,眼里有泪,朋友告诉我,他是嫌我女儿(妹妹)没理他。还有一次我们一起爬山,他坐着不走了,停了很长时间,朋友说是他闹情绪。

和自闭症儿童相处,应当以具体地明示,用简单地指令、口语、配合表情动作,会让孩子能接受并逐渐进入状态。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11505.html

(0)
上一篇 2023-06-19 下午2:47
下一篇 2023-06-19 下午3: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