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

导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诗词让位于川西腹地的泸定桥远近闻名。泸定桥是百年前的古人所建造,是古代匠人智慧的结晶,桥长103米、宽3米,由13根铁链支撑,别小看这13根铁链,它们重量达40多吨,由12164个铁环环环相扣所组成。那么,这座不可思议的桥在古代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图1

泸定桥

泸定桥又称为铁索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系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左右两边各2根,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底链上铺满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图2

这座不可思议的桥在古代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中国古代工匠精神值得后人瞻仰学习。

单单是所用的铁链,都是铁匠没日没夜,千锤百炼,历经数年所成,而泸定桥上的铁索、铁环也都是采用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每个铸造工都必须对自己所造铁环负责,并在自己的铁环打上印章,所以让泸定桥上的铁索历经300多年依旧光亮如新。

这为泸定桥的稳固提供了前提。

泸定桥修建竣工的时候,康熙十分高兴,他亲笔题写泸定桥三个字,肯定了当时的工匠精神 。

建造泸定桥的每一步都是经过建筑者的深思熟虑和严密论证的,最终才使这桥跨过了湍急的河水。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图3

首先要确定是修建木桥、石拱桥、还是铁索桥。木桥的方案被一致否决了,因为虽然木桥的取材方便,建造过程也十分简单,但大渡河水流较急,特别是在汛期时洪水灾害频发,木质的桥梁很容易被损坏;另一个选择石拱桥,工匠们发现,则需要修建的巨大基石来承载全部石拱桥自身重量,但两岸地质疏松,即使基石能承受住桥身重量,但下方的砂砾层很容易塌陷,造成石拱桥的倒塌。

所以,工匠们深思熟虑后决定修建铁索桥。

古代建筑者建造桥梁时从来不会去摧毁地形,而是想着如何利用。

经过专家分析,大渡河只有两处地方适合建桥,但是古人并没有在这两处建桥,一是因为两边都是花岗石基岩,虽说有花岗石基岩更稳定,但是下面没有宽阔的建桥基地,水流也十分湍急;二是两边地势陡峭,不适宜百姓居住,不容易疏散两边的百姓,人们过了桥,不仅没有快速疏散的道路,更没有适合马车通行的地方。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图4

最后才选在了如今这个地方,桥的另一面是稳固的花岗石基岩,非常适合建筑桥梁,另一面则是稀疏的泥沙,打桩简直是天方夜谭。古人在有花岗石基岩的一边打了两个长达八九米的铁柱,铁柱头戴铁帽,威武的龙仗中铁索缠绕,这两根柱子被称为“将军柱”,寓意着柱子会像以为勇猛的将军一样屹立不倒,他们是泸定桥的“定桥神针”,既美观又实用。

将军柱上的两条铁链分别扎入地下的地龙桩,桥上的重量几乎全靠这两个将军柱支撑,这样也就解决了另外一边地基松动的问题,这种原理也简单,因为所有的受理点都在将军柱上,而将军柱经过严密的计算,完全可以承受这些压力。

另外这几根铁链扎入地龙桩之后,上面铺上花岗岩条石,防止松动,这样桥的两端才算是完成了。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图5

在当时的古代,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是怎样将沉重的铁链运到河对岸去的呢?

开始是打算利用船只引渡,不过船只在水流急湍的水面上根本停不稳,根本无法将铁链运输过河。

古人的智慧又一次体现,他们从山区人民利用溜索过河的方法得到启示,想到一个绝妙的方法决了。

首先将竹索系于大渡河的东西两岸,再将带有长绳的10多个短竹筒套在竹索上,把铁环固定在竹筒内,然后安排几个身强力壮的大汉在对面拉动长绳,铁环便随着竹筒缓缓地滑到了对岸。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图6

铁索拉紧后,把它固定在地龙桩上,当地龙桩上面压上足够的重量,它变起到稳定作用,一条铁链也就此完成。

但是铁链很重被拉到了对岸会在两岸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弧度。有这样的弧度不能在继续修建桥梁,更不能让人们通行。所以他们想办法在对岸修建一个很大的转盘。他们将铁链的一端固定在转盘上,然后找了十几个大汉一起推动转盘。每转动一次便将铁链拉近一环。直到满足桥梁通行的要求,然后他们才将铁链钉死在对岸。

就这样13根铁链固定在了两岸。然后就是修建铁链间的道路。这样才建成了一座举世闻名的铁索桥。这就是卢沟桥的建立。

总结:大桥建成后,康熙皇帝亲自写了这座桥的名字。清朝以来,泸定桥已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军事必需品。三百多年泸定桥经过了风吹雨打,但仍然屹立不倒,继续发挥着沟通藏汉,造福百姓的作用。也成为了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建筑。

我不知道泸定桥在古代是如何架设起来的,我只知道泸定桥是一座历史底蕴丰厚、充满红色传奇色彩的一座丰碑。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的一座横跨在大渡河上的铁索桥。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图7

泸定桥全长103米,宽3米,由13根铁锁链组成,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现为泸定桥风景区的标志性景观文物,没有泸定桥就没有泸定桥风景区。

1705年(清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统一和解决汉藏区域道路的梗阻,下令在大渡河上修建一座桥梁。只用了半年时间,泸定桥即建成竣工。

泸定桥是一座悬挂式铁索桥,全桥由桥身、桥台和桥亭三大部分组成。整座铁索桥共有13根碗口粗的铁链,桥面9根,两边的桥栏各2根,桥栏铁链与桥面铁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共用了12164个铁环相扣。泸定桥的桥是用木板铺设而成。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图8

泸定桥的桥台位于桥身两端,桥台内固定有铁桩,铁链就固定在桥台的铁桩上。

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风貌独特的木结构桥亭。桥亭飞檐翘角、古朴大方、耐人寻味。

大渡河上这第一座座桥梁建成,康熙皇帝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并立御碑于桥头西端的观音阁下,碑文正文是“泸定桥”,横批是“一统山河”。

泸定桥的畅通,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原来的大渡县因此桥而改为泸定县。

在泸定县的县名更改过程中,最为有意思的是清宣统三年时,泸定县还叫做泸定桥委员会(估计这个委员会的长官肯定叫委员长了)。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图9

泸定桥本来就是皇家工程,很有历史底蕴,威名远扬。不曾想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22名勇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没有木板的情况下,传奇般地飞夺泸定桥,更让泸定桥蜚声中外。

该桥因“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图10

  现在的泸定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图11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1346.html

(0)
上一篇 2022-05-07 上午9:05
下一篇 2022-05-07 上午9: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