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有用吗(中医养生需要长期么)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古人这十二个字,字字有乾坤,道出了养生的最高境界。你如果做到了,病都生不来。

恬的意思是心安,成语“恬不知耻”说的就是一个人没有羞耻心。恬最早的写法是忄+甛,说的并不是舌头,而是心甘、舌亦甘。所以,恬其实不仅讲修心,也讲饮食。饮食不甘,正常的口腹之欲得不到满足,不可能心安。所以我们看到,许多节食、素食、低碳饮食的人,内心并不真正接受这样的方式,就不能保持稳定的身心健康。而那些修行的僧人、道士,每日饮食清淡,心甘情愿,这才叫恬。

延伸出来,恬要求我们安于现状,活在当下,享受此刻的生活。这一点是很难的,现代社会欲望横流,强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难得有心满意足的时候,总是有所不满,对工作不满、对伴侣不满、对孩子不满等等。不满呢,就会生出贪求、忿恨,扰动心神,汲汲营营,忘记了珍惜身边人、当下事。

淡,薄味也,浓(古作醲,厚酒也)的反义词。从字形上,淡是水火相济、交融,体现出一种阴阳调和、稳定的状态。我们常说淡而无味,表面上是贬义词,实际上体现了淡味的无限可能。就像一杯淡水,每个人都能喝,但是甜水、苦水、咸水就没那么高的接受程度。这里是讲饮食要淡,以淡味为基础,再求五味调和;也是在讲心要淡,要有火的热情,也要有水的冷静,保持一个中庸的心态。淡经常和“平”一起出现,中医用“性平”来形容药性,其实就是说不刺激,容易为人普遍接受。

恬淡,综合起来就是,修心与食饮有节。

虚,本意为大山丘。《山海经》记载的神山昆仑山为昆仑虛,是天帝在人间的驻地,无边无界,所以引申为空旷、不实的意思。无,什么都没有的意思。这个虚字、无字,道家、道教非常喜欢用,如冲虚、清虚,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为什么喜欢虚无呢?其实是他们对宇宙和自然本质的认识,无中能生有,代表一切皆有可能;虚而能纳,代表能不断成长进步、吐故纳新。所以道家就认为,婴儿是人最好的、最强的状态,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没有人后天的各种坏习惯、坏毛病。许多道教人士,终其一生,追求的就是修炼成一个“元婴状态”。

《清静经》讲得非常好,“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所谓的做到虚无,最终是修一颗清静心,从世事的无常中,体会到“诸事无常,无常是常”。

从另一方面讲,虚无又是指修身的要求。在各种导引术中,都有虚灵顶劲、虚胸实腹等的要求,其实就是强调不要用人为的意识去强迫身体做什么动作,而是顺应人体的自然结构,交由潜意识去自动进行调整,这才是最好的锻炼方式。在这种状态下,人就能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最佳状态,自然不生百病。婴儿为什么最厉害,就是因为身心皆虚无。

做到了恬淡虚无,还要“真气从之”。

真,本意是长生不死的人得道升天,后引申为充实、上升。我们常用纯真来形容孩童,说的就是其中不夹杂人情世故、诡异心思,表里如一。什么样的气才叫真气呢?此处不是说得道修仙的气,而是一种纯粹、充实的气。纯真的人身上,便有真气。所以说,未经世事污染的婴儿,天真的孩童,都是真气从之。

真气为什么能从之?因为恬淡虚无,身心皆能容纳纯真之气。为什么有些孩童生病很多,就是因为缺乏真气——他们做不到恬淡虚无,最起码在饮食上,就吃得很多,鸡翅、水果、牛奶,样样都吃得超标;有些还喜欢玩手机,脾气很暴躁,所以真气流失,逐渐变成了满身的假气。假气是不纯、不实的,不能抵御外界的虚邪贼风。

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这口气指的就是真气。

我们每个人先天都带着父母遗传的真气,有些人强,有些人弱,但总归是有的。随着后天的生活习惯、品性等等,真气便开始耗散。所以,要“精神内守”,才能守住真气。

中医讲“精气神”,精是有形之体,神是无形之体,气为变化的状态(可以理解为物理学中的运动)。精神内守,首先要内守,不能外守,即集中于自身,而不是放诸于外物。比如精神是守了,但是守在股票、房子、财色上,越守越坏。

守精,就是不要妄用消耗身体,比如熬夜、久坐不动、沉迷酒色、过度运动,甚至动不动就吐口水。我们身上没有东西是坏的,都是精。哪怕粪便,你每天拉三次,也是伤精。身体是根本,关注身体健康,适当作劳,这叫守精。

守神,就是不动妄念。这就更多了,尤其现在很多追星的,爱豆的一举一动都牵动心神。减肥的人,每天盯着体重看,这也是失神的体现。很多家长有育儿焦虑,甚至有人陪孩子写作业也得心脏病的,都是守不住神惹的祸。所以,病该咋来就咋来。

这几句话,都是一脉相承的。你做不到恬淡虚无,何来真气从之,没有一身真气,怎么精神内守呢?现在常常劝大家不要焦虑,不要透支健康,也有各种产品或者方法,但是根本问题没解决,人不往道上靠,不忠于基本的规律,做什么都是没用的。

故古人言,“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有些人自认对待中医比较客观的中立派认为,中医对急病重症存在不足,但在慢性病和养生方面还是很有用的。毕竟急病重症需要立竿见影的救命效果,比较容易验证,慢性病和保健养生耗时较长,靠人主观感觉就不那么容易区分是否有效了。

其实不管是急病还是慢病,还是长时间的总体状况,现代医学都有一整套衡量和评价的方法,总的原则都是要有重复性和对比。个人体验和媒体报道都不算数。你发现有个人用中医养生很健康,还有用中医养生成药罐子,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呢。相反,如果一个人用中医养生被毒死了,也不能就说中医就没有用,得通过长期,大量人群的对比观察才能看出来。而且还要用统计的方法对比,不能拿个案来说事。从这一点来说,科学的评价和验证对不管是中医还是任何其他传统医学,乃至现代医学都是公平的。毕竟数字不会撒谎。

那么现在的中医养生是个什么状态呢?相比现代医学的保健体系,所谓的中医养生一没有知识基础,二没有统一指南。基本上街坊大爷大妈道听途说的算,卖假药的骗子宣传的算,随便翻过几本中医书,自创理论的也算。没有一个官方的,统一的路子。真假,是否有效都不知道。这里面有些东西符合现代医学和卫生学也就罢了,比如号召洗脸、梳头、散步,和吃饭不要吃太饱等等,有些看起来比较古怪的不仅无效还可能有害,比如生吃泥鳅、蝌蚪,给小孩和孕妇喂中药,喝酒,以及集大成的各种月子禁忌。

这还不算,有些过度相信中医养生的还很容易自我误诊误治,也很容易成为各种保健品骗子的受害者。这不权健风波还没过去,父母因为相信无限极快把孩子害死也引起大家关注了。

很多人买东西都知道货比三家,装修房子知道看看工人的资质,不知道为什么保健治病这么重大的事,却那么容易轻信和愚昧。总以为来历不明,资质不明的养生诀窍能够益寿延年治大病。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7178.html

(0)
上一篇 2023-02-02 上午9:10
下一篇 2023-02-02 上午9: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