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有羞耻感

羞耻感,是一种高级的道德情感表现。

01.羞耻感是一种痛苦的信念

韩剧《天空之城》的女主角是一个高高在上,娘家有显赫的家室,父母定居在澳大利亚,父亲在银行当行长,丈夫是医学院的管理层,甚至有机会放上院长。有一对女儿,目标是考上医科大学,住在一个韩国顶尖大医院里德高望重的资深医生“高档宿舍:高档别墅区——天空之城。

这一切是不是很美好?

门当户对,只要女儿也考上医科大,也算光宗耀祖了。

但是,谁能想到女主角的身世是伪造的,她有一个酒鬼老爹,家里开了一个牛血店,婆婆瞧不起,这样一个身世在天空之城里只能算是异类,所以女主角的身世只有婆婆和丈夫知道,其他住户都不知道,就连她的一对女儿也不知道。

突然有一天,女主角的身世曝光了。天空之城的邻居表面不说,但背地里都嘲笑她,就连她的大女儿都厌恶她,说出了:”我身上怎么会留着如此低贱的血!“(大致的原话)。

大女儿的这句话表明了她对自己出身的耻辱,为自己有这样母亲感到鄙视。

而女主角从读书时,就对自己的原生态家庭寒心,觉得自己的出生比别人低贱,要想往上爬,就要隐瞒身世。

这部剧的女主角和大女儿都引伸出一个词叫做:羞耻感。

什么是羞耻感?它不是一种感觉。一种令人痛苦的信念,感到羞耻的人相信,自己身为人,存在根本的缺陷。

Brene Brown教授在她写的书“I though it was just me ”里面提出她对羞耻感的定义:羞耻感是一种相信我们是有缺陷的并且因此不值得被接纳和归属的,强烈疼痛和体验。

来一个接地气的说法:

你穿了一条新裙子,感到满足的同时,你又感到莫名的惶恐和焦虑,觉得自己穿这条新裙子,单位的同事对我有看法,还是穿的朴素一点。

当自己取得某个成功后,在开心的同时,会觉得:”这不是真的,如果下一次没有获奖,大家就不理我,不再喜欢我了。

总觉得自己的身材很差,同样的衣服,别人穿好看,自己穿难堪,觉得上天给你一副邋遢的身材。

因为羞耻感,我们经常会攻击自己:

我不好

我不配

我很丑

我不该在这个世界上

我太笨了

为什么要生下我?

你接触任何美好的事物,你都不会开心,反而会觉得:这世间如此美好,为何偏偏独宠丑陋不堪的我?

02羞耻感来源于:永远不够好

羞耻感会让我们看不起自己,对自己进行无条件的攻击,那么,羞耻感到底怎么来的?

我们来看“耻”这个词,它是从心从耳,意味着羞耻感从心中而生,是一种心理活动。

去年,26岁的台湾女作家“林奕含” 在4月27日自杀。而自杀的原因是幼儿房思琪与老师发生关系的经历。这个经历使她在之后的每一天都属于崩溃的状态,而新闻报道称她的父母至今不愿意透入老师的名字。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对丧尽天良的老师进行谴责,可真正杀死她的最大凶手是:父母、社会舆论、封建观点。

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有两次房思琪想要与父母讨论自己遭遇的事情,但话才试探性说一点,就已经被父母打断。

你会发现,林奕含的痛苦有一大部分是来源于“耻辱感”,觉得自己经历这样的事情,是羞耻的,讲出来会更加羞耻。这种无法抹去的痛苦和羞辱让她在最年轻最美丽的年华中放弃生命。

内心的羞耻,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错误,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余的。

很多人认为羞耻=内疚。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TED《拥抱羞耻的力量》提到羞耻不是内疚,羞耻专注于自身,内疚专注于行为。

同样做错一件事情,内疚的心理:“对不起,我做错了一件很糟心的事情。”羞耻的心理:“对不起,我就是一个错误。”

羞耻是把所有消极行为结果全部都归结于自身能力不足产生的情感,对自己的不认可,瞧不上自己,认为所有的源头都是我自己。只有把自己给解决掉了,其他人才能好,我自己也能得到解脱。

羞耻感是你对自己说:“永远都不够好。”

羞耻感是一种被拒绝的感受。你努力迎合这个世界,去展现这个世界想要看到的东西,而你就像一个局外人,没有归属感。

就像一个网友说的:“羞耻感就像一座教育,但是一座你活该待在里面的监狱,因为你“有病”。

03.打破羞耻感的死循环

羞耻感让我们陷入一种死循环:认为自己不够好,自己是丑陋的。差劲的。我们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希望自己可以变好,受到他人尊重。你潜意识里认为:“只有自己变得最好,大家才会喜欢我,才会尊重我。但你努力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你又觉得自己不配好。

那么如何打破羞耻感的死循环?

1.羞耻感是人性的一部分

所有人其实都有羞耻的一面。

亚当和夏娃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后,心明眼亮,对自己赤裸的身体开始感到羞耻。用无花果树的叶子遮住了关键的部位,自此开启了人类行为模式。

从这个角度老说,羞耻感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独有的。

所以你需要正视羞耻感的存在,很多人遇到羞耻感这种情绪时,会想要逃避、隐藏,最后陷入自我否定当中。

自我否定是羞耻感最大的敌人。你要想想那句话:“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你和羞耻心两人互相伤害,到最后你也弄不死我,我也弄不死你。既然如此,还不如握个手,相互和解一下。

2. 注意我们对羞耻感的防御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罗盘应对理论。它将人感到羞耻之后的反应分为四种:逃避/退缩/攻击他人和攻击自我。

你需要对自己观察自己的情绪。理智有可能会欺骗我们,但情绪不会,情绪是人的本能反映。你可以观察自己出现羞耻感是什么时候,你做了什么事情。

Srtep1:闭上演讲,想想自己站在让你没有安全感的某个人或某群人面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确认有没有让你感觉到害羞、尴尬、想要撤离等事情。出现这些情绪却还要跟对方交流,是什么感觉?

Step2:把注意力放在涌现的情绪上,免灾,把那些感觉推出来,推到你面前,并想象它们正在形成一个有脸、有身体的人。

Step3:请记下你看到,这就是那个让你感觉到羞耻的自己,也是你一直在逃避、遮掩、害怕被别人看到的自己,把这个称作为“影子”。

Step4:请忽略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影子上,与影子结成联盟,然后面向观众,无声地命令他们:“听好!”情感受那股当你和影子用统一个声音说话发出的权威性。

《为何家会伤人》提到:我们是镜子,也是镜中容颜,世界在你眼中,而世界在你眼里的投影,绝非仅是世界本身,更是你自身。

3. 拥抱羞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荣格学派把羞耻称作为灵魂的沼泽地,是正视自己,接受自己不足最好的时候。

《拥抱羞耻的力量》中演讲者将一句话作为她前进的动力:荣誉不属于哪些批评家,也不是那些坐在一旁对真正做事情的人指指点点,品头论足的人。荣誉归于竞技场里的男人。他的面容被尘土、鲜血和汗水所模糊。但当他站在竞技场内,至好他会成功,至差他会失败。但是当他失败时,当他输掉时,他失败得如此无所畏惧。

童话故事《皇帝新装》中,所有人为了逃避自己不聪明的羞耻感,都瞎着眼睛称赞皇帝的衣服真好看。

多少人在小时候希望直言面对真相,做个诚实的人,长大后却成为欺骗自己内心的大人,如同皇帝新装一样。

你不需要多完美,才配得上拥有。保持不完美,开放自我,拥抱羞耻,保持真诚,你就配得上他人的尊重和爱。

羞耻感是如何产生的?

这个可以追溯到你的原生家庭,看看你小时候的成长经历。

孩子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当他们遭到家人虐待、侵犯的时候,往往没有反抗的能力,只会倍感无力和无助。

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的疼爱和接纳,因为父母之爱远胜于其他感情,所以孩子会为父母的行为,哪怕是虐待行为开脱,进而落入自怨自艾的陷阱。他们会认为自己肮脏丑陋、低人一等、毫无价值、不值得被爱。

遭受虐待的儿童受害者之所以感到屈辱、羞耻,是因为作为人类,我们希望一切尽在掌握中,但是这个信念在受到任何一种伤害后都会土崩瓦解。当我们自认为有能力自保,却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无助和无力。这种无力感就会进一步导致屈辱感和羞耻感的产生。

羞耻感是人在遭到虐待后产生的一种自然反应。虐待本身就是羞辱他人,蔑视人性。受虐者感到被虐待、被玷污,会为自己的无能为力、任人摆布感到羞耻不已。对遭受过虐待的人来说,这些感觉会深深地烙在心里。

羞耻感会渗透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觉得孤立无援,也会让我们失去自我。它是残忍暴力行为以及破坏性关系的源头,也是很多成瘾行为问题的核心。

格森·考夫曼在他的经典著作《羞耻感:关爱的力量》一书中曾一针见血的指出:“羞耻感是屈辱、失败、罪过、自卑和异化的产物。”

以上。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2038.html

(0)
上一篇 2022-05-21 上午11:06
下一篇 2022-05-21 上午11: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